本站介紹 | 聯絡編者
fju.gif



目前線上人數
online
管理介面
發稿天地
編採討論
架站系統
Movable Type 2.661
串聯本站
串連本網站 (XML)
版權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歡迎非營利引用,但須註明出處和分享。


2007-05-15 10:45:47

天主教大學與仁愛工作

作者/台北總教區 鍾安住輔理主教(前輔仁大學校牧、輔大兼任教授)

去年(2006年)七月輔大使命單位有一教職員團體,到印度垂死之家體驗仁愛工作, 十一月嚴神父在第十三期輔大紀事報作了報導,題目是:「清貧、簡單、愛」。輔大的一些課程,如人生哲學、專業倫理、大學入門……也結合了「服務─學習」,每學期都有一仟多位學生到台北縣、市幾十個社會、慈善機構作仁愛服務,這引起我對天主教大學與仁愛工作研究的興趣。

輔仁大學在創學精神中明示:願以各種學術活動及社區服務、貢獻社會人群。 輔大列出了辦學的七個目標,除了肯定人性尊嚴與天賦人權、探討生命意義及專精學術研究…之外,也列出了「服務人群」,秉持正義,發揮仁愛精神,關懷社會。

在天主教大學憲章裡,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清楚提到:知識要為人服務,因此天主教大學的研究工作,總對所牽涉到的倫理問題投入關注;「倫理先於技術,人重於事物,精神高於物質」,否則不能真正對人類有所貢獻。

一、仁愛工作須以愛天主為根基

天主教大學既屬於教會團體,就應該實踐仁愛工作。「天主是愛,那存留在愛內的就存留在天主內,天主也存留在他內」(若一,四16)這是信仰的核心。要彼此相愛。在教會存在初期就已注意到仁愛工作,那時在供應一些寡婦的日常所需上產生了分歧,所以就選定了七位 「充滿聖神和智慧」的人組成團體,從事愛心工作(參宗六1─6),當然也包括精神方面的服務,授予「執事職」(diaconia),以團體的,有組織的方式所執行的仁愛工作,就成為教會基本結構的一部分。

曾經有位殉道者聖樂倫執事(Lawrence,卒於258年)是羅馬地區照顧窮人的負責人,由於當時教會受到迫害,教宗及許多神職人員被捕後,當局命令他在一段時間之內要交出教會的財物。樂倫把所有財物分給了窮人,之後他帶這些窮人到官員面前,他說:這些都是教會真正的寶藏。因此激怒了貪官,把他施以烤刑。樂倫因而留給教會實踐仁愛的偉大典範。關懷孤兒和寡婦、探望坐監的人(施教化)、陪伴病人以及有各種需要的窮人…這種仁愛職與司祭職及講道職就構成了教會主要的三種職務。

在教廷的機構中有「宗座一心委員會」(Pontifical Council Cor Unum),專門引導並整合全世界天主教會所推動的仁愛組織和活動。在每個教區都有明愛會(Caritas)在世界各地從事仁愛工作,他們先是被基督的愛所觸動的人,因而產生了對近人的愛。對任何急難,鰥寡孤獨廢疾者,他們都樂意施以救援。在輔大校園裡透過使命單位及各學院宗輔室,一直都默默地對貧病,急難的教、職、工、學生進行仁愛工作。

二、教會仁愛工作應保持其卓越性

天主教大學的仁愛工作不應被削弱成一種社會救濟組織,它的主要特質有:
(一)急難救助:校園裡那裏有急難、意外事件、家貧繳不起學費……面對緊急需要,教會的仁愛工作應作直接回應。聖經上耶穌曾舉的例子「善心的撒瑪黎雅人(參路十,30─37)在適切的時間,做恰當的事,需具有人情味,發自內心的照顧。這種奉獻的精神,真心誠意地關懷他人,使人們能經驗到人性的寶貴。
(二)不受意識形態的影響:天主教大學的仁愛工作應是,就在此時此地實踐人們所需要的愛。我們不能找藉口不行仁愛。要擁有一顆靈敏的心,察覺到那裡需要愛,就去積極行善,不受制於黨派、意識形態的策略和計劃。
(三)不應成為「宗教擴張主義」的工具:純正的仁愛工作是無償的,不應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才實行仁愛。教宗本篤十六世說:「以教會之名實行仁愛工作者,絶不應該強迫別人接受教會的信仰。他們知道純潔與不求回報的愛就是為天主所作的最佳見證」基督徒知道什麼時候可以講論天主,什麼時候應該沉默,讓真心誠意,感人的行動來表達真愛。校園急難救助或陪伴病弱者是分享基督善牧的仁愛行為。

最近我們從輔大新聞得知:輔大已與鴻海集團「永齡教育慈善基金會」簽訂合作計劃,要以實際行動推展教育希望工程,預估有近兩萬人次的小學生受益。輔大秉持關懷生命,回饋社會的信念,幫助更多偏遠地區的學生在課業上迎頭趕上,這將帶給孩子們希望與信心,正發揮了輔仁的天主教大學精神。

由 楊青 於 2007-05-15 10:45:47 所發表
迴響
發表評論
















 
設為首頁 | 加入我的最愛
© 2005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