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介紹 | 聯絡編者
fju.gif



目前線上人數
online
管理介面
發稿天地
編採討論
架站系統
Movable Type 2.661
串聯本站
串連本網站 (XML)
版權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歡迎非營利引用,但須註明出處和分享。


2007-03-14 12:15:49

一個在華爾街的工程師-新世代的工作藍圖

《企業經營管理研討系列演講報導》
一個在華爾街的工程師-新世代的工作藍圖
演講者: 瑞士信貸銀行台灣區副總裁 王萬里先生
撰稿:企管四甲 程怡雯
日期:2007/03/08

王萬里簡介

此次邀請的演講者為瑞士信貸副總裁-王萬里先生,畢業於輔大企業管理研究所,目前任職於瑞士信貸,擔任外資分析師角色。

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的差別

商業銀行常站在風險控管的角度來執行業務,例如前陣子的現金卡,當時在銀行界屬於風險最小的業務範圍,直到現金卡爆發許多爭端之後,商業銀行便逐漸縮小現金卡的辦理。而風險控管對於投資銀行依然重要,最大差別在於投資銀行相較一般商業銀行更為積極,例如:幫助公司上市上櫃或海外投資建議,以及公司上市上櫃之後的次級市場,投資銀行多會參與這方面買賣的業務。投資銀行業務範圍還包括一些新興產品和債券,新興產品大多集中在香港,由於其中風險過大,台灣尚未開放;而台灣債券市場相對股票市場而言並不大。在討論到投資銀行受客戶委託進行投資的業務範圍時,王副總裁提到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因為唯有人脈廣有誠信,所得到的資訊才會多元而且準確,也是後來證明實力的主要基礎。

外資分析師的工作內容

王萬里先生說到,外資分析師的工作內容有30%是寫報告,並且常須提出new idea以便說服客戶下單,例如:股市重挫的時候,該說服顧客買什麼,為什麼可以買…以及當股市達陣了,分析師必須思考如何說服客戶該賣什麼,該怎麼做…等等。一旦腦海中有新的idea後,分析師就必須開始蒐集資料加以佐證,以加強說服力,撰寫報告的形式就跟大學生寫專案報告大同小異,唯在英文書寫方面須有相當的程度,因為一旦慢了,客戶可能已經在其他處下單。

外資分析師除了找資料想idea外,還必須定期和各地經理人維持聯繫,包括電話聯絡、e-mail,甚至必須飛到世界金融據點向客戶做簡報,例如:亞洲的香港、新加坡,美國西岸,歐洲的倫敦…等。甚至必須藉機會跟「線民」聊天掌握最新資訊,這也是外國公司聘請當地人才的優勢之一,員工人際關係的好壞以及對當地產業熟稔度,都會大大影響分析師的準確度和可信度,這也間接突顯了「做人」的重要性。

外資分析師扣除寫報告之餘有20%的時間在看盤,目地在於及時得知最新資訊,並探究原因,以回答客戶對於現象的詢問,此外,還必須詳讀同行的報告,因為所有的分析跟idea不能只是憑空亂想,必須透過新資訊加以佐證;簡而言之,分析師致力於推銷自己的idea,在某種程度上,分析師增加了交易買賣的順暢度。

接下來,王副總裁以一天的行程加以說明,早上七點半到八點半進行morning meeting,目的在討論一早發生的事情和所造成的影響並和推銷員進行溝通,接著把idea推銷給全球的經理人;接下來,便是看開盤,看開盤是為了了解狀況,如前面所述。到了中餐時間,王副總裁一樣分秒必爭, 藉著用餐時間約線民見面以搜集情報,吃完飯後匆忙趕到法人說明會,並趕在下午三點半股市開盤時回到公司,開始聯絡顧客,到了晚上,用過晚餐之後,美國股市開盤;簡單來說,外資分析師的一天,就是週而復始不斷處理顧客投資方面的問題以及不斷思考idea寫報告跟收集資料,一旦有消息發佈,即使是凌晨,也必須及時處理。

外資分析師的迷人之處

外資分析師這份工作之所以迷人,在於高額的薪水和「移動市場」的成就感,但領高薪並不輕鬆,需要具備邏輯性思考問題的能力,還必須時時刻刻收集新情報,並隨時做好心理準備以應對產業內瞬息萬變的特性;而外資分析師還有一項優點,即是「國際化的視野」,因為工作的同時便和國際上不同地方的人交流,談的是台灣本土之外發生的事情,所以即使身在台灣,也能跟上世界的腳步。

成為外資分析師的條件

王副總裁提到想成為外資分析師,必須符合以下三條基本條件,第一條為:是否夠耐操? 第二條為:是否能忍受老闆的脾氣暴躁或是客戶的冷嘲熱諷? 這點尤其重要!第三條為:是否可以晚上留守公司忍受孤單,因為外資分析師必須隨時就定位處理發生在世界上不同時區的問題,並且講求時效,因此留守公司繼續打拼是家常便飯。接下來,第四條則是知識技能,王副總裁強調知識技能雖然重要,但不是一蹴可躋的,而是需要長時間累積經驗;再來,第五條為本身必須有興趣,如果本身對投資沒有熱情,即使前幾項皆符合,也不適合作為外資分析師;最後,本身對產業熟悉的程度,王副總裁指出這是關係是否成功的主要關鍵。

如何成為外資分析師

外資分析師ㄧ般都從研究員作起,也有從產業挖角的案例,因為從新訓練一個分析師的成本過高,相較之下,產業內部工作者對於產業較為熟悉,且具備一定的人脈,公司可以節省人事成本以及降低風險;王副總裁提到,條條道路通羅馬,一旦進入產業,只要不斷積極學習,壯大自己的知識背景,一樣能夠擠身外資分析師的行列;另一種可能為國外轉戰本地市場,也就是所謂的空降部隊,這種情形通常只在本地產業界找不到適合的人選,只好從外地聘請合適人選。

第一階段Q&A

Q1:因為工作需要常常必須看報表想IDEA,那當你腸枯思竭又必須馬上回答客戶問題的時候,請問你會怎麼做?
A:因為寫的東西已經夠多了,自己可以recycle一些idea,加上公司發生的事情也是大同小異,而且不可能每天都有新點子,加上如果待久了便會被「機構化」,所以當腸枯思竭的時候,就recycle過去的點子。

Q2:請問公司的客源怎麼來的?
A:基本上分析師不需要擔心客源,因為公司本來就有原本的客源存在,分析師該擔心的是,IDEA要從哪邊來?

Q3:國內大概有多少人擔任這個工作?
A:恩,其實大家都認識,甚至出國的時候,會在同一家公司碰到;現在在台灣有大約十二到十三家外資公司,每一家有七、八個左右,所以台灣大約有八十個左右。

Q4:請問你們自己如何理財?
A:基本上分析師是不可以購買自己推薦的產品,因為容易有利益衝突。分析師本身的理財並不那麼全面性,因為接觸到的都是股票,對於其他的理財像是房地產…本身不那麼重視也不那麼懂,所以認真說來,我的理財不是很好。

Q5:因為剛剛說到外資分析師的壽命只有十年,那請問十年過了之後,該轉戰什麼領域?
A:我們這邊屬於SALL SIDE ,而公司經理人那邊屬於BUY SIDE,
第一條路可以轉戰到BUY SIDE那邊;第二條路是回到產業界,做公司的發言人,專門跟分析師溝通的,或是幫公司做些財務規劃,也可以做些創投的工作。

Q6:請問王先生在產業裡會發生像購併或是相互挖角的情形嗎?
A:其實這個產業是不太喜歡去培養一個新人的,因為希望接任者能馬上上手,所以挖角是最簡單的方法,以前會亂挖,但是現在由於電腦程式越來越進步,造成現在產業結構改變,於是現在比較不頃向這樣的方式,至於購併的話,是有的,例如:瑞士聯合銀行集團(United Bank of Switzerland,UBS AG,簡稱瑞銀)係瑞士銀行公司(Swiss Bank Corporation,SBC,創於1872年)與瑞士聯合銀行(Union Bank of Switzerland,UBS,創於1862年)於1998年6月底合併成立,為瑞士銀行史上最大的合併案。

第二階段 王副總裁的經驗談

王先生提到他過去對於生涯規劃的看法,因為在唸書的時候,讀到一句話:「怎麼用二十歲年輕人的智慧去規劃四十歲的未來?!」,所以王先生當時並不太規劃自己的未來,但也不是放任自己不努力,而是盡己所能將自己準備好,等機會來敲門,否則一旦錯過機會,才懊悔,那都來不及了,只能眼睜睜看機會被競爭對手拿走。王先生以自己求學生涯為例,大學時候唸的是電子系,進去之後發現不是自己希望的方向,但是既然上了賊船,就當個稱職的海盜,還是必須好好的唸,該懂的都要會,把自己準備好之後再去找下一個目標。

王副總裁分享他過去求學的經驗,透露當初進入這行並非計畫中的事,並藉此鼓勵學弟妹,對於任何事情,只要秉持不斷學習的精神,機會來了,就是你的了!王副總裁更建議我们除了學習再學習之外,還要移動再移動,如果公司願意提供機會讓你到外地學習,不要放棄,就去吧!不管是去哪裡,一定都有可以學到的東西。王副總裁更提到台灣本土化的方向雖然正確,但是太過頭的話,反而喪失跟國際交流的機會跟國際化能力,因為當全世界都在強調全球化時,只有台灣強調本土化,便會造成無法跟國際接軌;2000年台灣為亞洲股市交易量最大的國家,如今韓國已超越我們,台灣已經慢慢被邊陲化,而這個邊陲化,並非指大陸搶了台灣人的飯碗,或是台商一味往大陸投資,如今,大陸即使沒有台灣的資金仍可以發展強大,因為現今不是只有台灣在投資大陸,全世界的人都在投資大陸,台灣資金已經不似以往那樣佔有重要角色,所以一旦台灣無法跟國際接軌,便會逐漸被邊緣化,因而喪失了競爭力。

由 editorx 於 2007-03-14 12:15:49 所發表
迴響

很喜歡您的文章及論點,希望還能讀到您新發表文章,謝謝!
祝 新春愉快!

何景東 於 2015-02-28 13:20:10 所發表
發表評論
















 
設為首頁 | 加入我的最愛
© 2005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