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介紹 | 聯絡編者
fju.gif



目前線上人數
online
管理介面
發稿天地
編採討論
架站系統
Movable Type 2.661
串聯本站
串連本網站 (XML)
版權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歡迎非營利引用,但須註明出處和分享。


2006-07-15 10:58:33

關懷生命的使命重鎮

作者為輔仁大中國聖職使命特色發展室主任暨全人中心講師朱修華神父

教會大學的特色不在工具理性上盲目地與人競爭,反是善用並配合生命理性來服務蒼生;教育園丁是果敢地把生命用來陪伴成長中的生命,陪伴追隨者找到一種生命意義的啟明經驗。這可遇不可求的個人經驗正是足以說服追隨者存在(活著)繼續的理由,也了解到生命自然會找出路、奮鬥、堅持的深意是唯獨他可以來面對的,並在有尊嚴的支撐下統攝完成,這正是位格人的深意(參考布魯格所著《哲學辭典》位格一詞)。

由此,人看清了生命對人的期待(參Frankl:“It did not really matter what we expected from life, but rather what life expected from us.” )是那麼自然地屬於本份,人才出師有理熱情地像德蕾莎姆姆在任何狀況中「總是要......」的堅持,善用專業知識展現人性化的專業服務,這個服務便是成己成人、萬物自成、悲智雙運、榮主救靈、生命多元化不同體悟的相同事實。基於此關係,彰顯了萬事萬物之相需互補,從消極義來說沒有什麼是十全十美的,萬事萬物皆在所欲之謂善的相需中共同走向完美,成為完美,故曰存在皆善。人積極地在這整體完美關係的預設下,努力盡其本分角色而稱之為盡性知命。因之教會大學的立場就該「從高遠之處關注人間事」,郭維夏副校長在第十期紀事報「宗教大學使命與前瞻」一文所說甚是,但能了解並持有這種宏觀意識的不多,歷代能貫穿的更是稀少,當然特色就難以形成,蔚為風氣。「人類生命傳承的工作」實在是人類最為重要的工作之一。

人間事什麼能長存?道德經講失道而後仁......,忠信之薄,亂之首也,就在說明缺失了人類生命之道的教育,即將導致去人性化後唯法律唯科技的世界已是一個回到動物的世界,只是弱肉強食的吃相不同而已。物質宇宙不能長存,終要成、住、壞、空;學問之事也不能,終要推陳出新:唯獨仁愛的創發實現才是生命的新光常燃不熄,發現仁愛是人為尋找一個內在不移的理由應有的努力,實現才是創價,人化的完成。我們不那麼極端在乎什麼人所知的真實為真實,只問行動實踐真實的誠然,那麼祝福就必然不遠,離神不遠,「知識只會使人傲慢自大,愛德才能立人」(格81)。 所以名校名師在政大哲學系林從一教授的強調是「擁有一大群享受優質經驗的大學生、教授、和職員」。這個經驗,「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富有建設性且針對個人量身訂做的建議」,要能如此有機會建議,「對學生大學生活有重大貢獻的老師」 ,怎能不花時間陪伴幫助學生,「將嚴肅的課程和學生個人生活、價值、體驗來相結合」。

這些強調,可惜在「一昧陶醉的競爭力」,黃昆巖表示,「過分強調學以致用而功利式地施以全人教育」下顯得可遇不可求,或諸多學校老師因學術研究要求所迫,心有餘而力不足。輔大正好有此使命單位和全人教育課程,在各大學之中具有創新和引領的地位。使命工作人員要有服務奉獻的精神,提升合作的能力,營造關懷和諧,喜樂、活潑教與學的環境。這歷史的志業,理當首先邀請老師們來瞭解、提供使命單位配合實現的機會、也分享身為老師們至足的想法,增益教會大學使命的圓滿性。我們也並未忘記邀請所有的職員和工友們來參與,因為你們扮演著許多平凡卻影響著一切的關鍵,你們對此使命的實踐會使得自身扮演「機會教育老師」的意義日久彌足珍貴,這傳承關懷人性的價值是天主眼中所肯定的,因為我們都是在祂內得到源源不絕的力量、安慰和賞報。不然,史懷哲、德蕾莎修女、慈濟人……的事不都成了一齣供人觀看可笑的戲劇。若不是,就是人性冠冕上最閃爍的寶石(人者仁也、人皆有佛性、天主的肖像)。當前以下幾點還希望有待思考,澄清,在政策上明顯地予以肯定、執行,假以時日必能興起輔大獨樹一幟的特色。

一、如何可以不受到外來的補助影響,走出天主教輔仁大學的教育理念?
二、社會各階層歡迎輔大培養怎樣的人?倫理與生命意義成功的人,或操守觀念令人擔憂的精英?
三、落實陪伴學生的成長和教學,以及學術研究的重要如何能相互欣賞,鼓舞?
四、在茫然中,對於各種政經、科技、倫理等重大事件輔大能否成為社會的良心,給予社會賢達、政府官員適當的期待、遵循和參考?

由 楊青 於 2006-07-15 10:58:33 所發表
迴響
發表評論
















 
設為首頁 | 加入我的最愛
© 2005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