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15 11:10:17
公共新聞學的在地實踐-輔大新傳系的嘗試
生命力公共新聞網為弱勢發聲,圖左為生命力作業情況,右為肢障舞團表演一幕。
林麗雲、陳順孝
近年來,台灣新聞報導品質日益惡化,已經偏離了公共需求與利益。在商業競爭下,媒體競相以煽情手法,炒作政爭、犯罪、緋聞、迷信新聞,來刺激收視率和發行量。許多閱聽人對此不以為然,天下雜誌調查發現,國中小學老師和家長認為,對學生品格最具不良影響的前三者是政治人物、新聞媒體、電視節目;苗栗社區大學更發起「關機運動」,檢討媒體價值。
作為傳播系所老師,我們對以上情況感到焦慮。我們擔心,學生受完新聞教育後,不僅無法在職場中實踐專業理想、促進公共溝通,反倒可能隨波逐流、淪為「新聞屠宰場」中的「殺手」,受到公眾唾棄。「不教而殺謂之虐」,我們認為傳播系所應該提供一些學理上的基本理念與原則,讓學生可以在五濁惡世中安身立命;然而,目前國內傳播系所課程大多是技術導向,較少觸及理念與倫理議題,少數學理性質的課程也偏重「破」(即批判現有的媒介表現),而較少「立」(即建立報導的基本精神與原則)。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我們幾位輔大新聞傳播系老師,嘗試援引美國「公共新聞學」理念,從事在地的媒體改造實踐。
公共新聞學是在一九九O年代美國發展出來的。當時,美國一些社區報紙發現失去讀者信賴,便與新聞學院合作,發展符合公共利益的報導原則。根據這些原則,媒體應致力於理解公眾所關心的公共議題為何,分析這些議題的成因,呈現相關團體的意見,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促進公民採取行動。例如,在選舉新聞上,不應只是報導候選人的造勢活動或「起乩」言行,而是以民調等方法發掘公眾關心的議題,再要求候選人針對這些議題提出具體政見,藉此終止口水戰、導向政策辯論,讓選民能夠慎思明辨、選賢與能。又如,在社會議題上,媒體不應該成天炒作煽色腥話題,而應多探討社區發展、教育改革、生態保育、貧富差距等切身問題,引導公眾正視危機、探尋出路。
我們認為,美國學界和業界共同推動公共新聞學的模式,能夠作為台灣媒體改造的可行策略。因為,公共新聞學能夠將飽受詬病的媒體改造成優質媒體,優質媒體既可以贏得公眾的信賴,也能夠吸引優質閱聽人(包括高消費力的中上階層民眾)注目,如此又可得到廣告主的青睞,叫好叫座、名利雙收,媒體主事者應該不會排拒。事實上,部份媒體的部份記者已經展開公共新聞學的實踐,今年卓越新聞獎得獎和入圍作品,如聯合報的「南洋新婦」和「外來物種入侵」系列報導、中國時報的「體檢公共建設」、自由時報的九二一重建區社區營造、遠見雜誌借鏡荷蘭探索台灣農業出路,都具有公共新聞學的精神,也都為所屬媒體贏得社會喝采,未來若能增益相關報導的質和量,必能為媒體贏得更多的讀者、更多的廣告,以及更多的尊敬。
在與新聞實務界溝通的同時,我們也著手將公共新聞學理念融入輔大新傳系的課程之中。理論課程,如媒介批評、台灣當代社會問題、新聞學、媒介與社會運動等,致力於培養學生分析社會與媒體問題的能力;實務課程,如實習媒體《生命力公共新聞網》、《新莊報導》、《輔大新聞網》,則引導學生實踐公共新聞學的理念。例如,《生命力》自1997年創刊以來,一直以「為弱勢者發聲、為奉獻者立傳」為宗旨,強調新聞的實用性(幫助社會瞭解和解決弱勢者問題,幫助奉獻者推動工作)、啟發性(彰顯人性尊嚴,引導人們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輔大新傳系的嘗試是否真能造成實質改變仍有不確定的因素。例如,有的人認為,公共新聞學的理念陳義過高,忽略了媒體環境的結構性限制。因此,新聞教育工作者必須與實務界、社會團體繼續合作,進行討論與對話,一方面改造媒體環境,另一方面修正理念,讓公共新聞學的概念更周延、也更符合在地社會的脈絡與需求。期望在學界、業界、公眾的合作下,能達到參贏,兼顧新聞傳播的理想跟現實。
(林麗雲為輔大新聞傳播系助理教授、媒體改造學社成員;陳順孝曾任報社編輯、現為輔大新聞傳播系講師、生命力公共新聞網指導老師。本文作者感謝李昭安同學參與初稿撰寫。)
我的建議..小參考
謹以「電視」一媒介來說明、譬喻,其意包含報章、雜誌、刊物、廣播乃至電影、圖書、音樂一直到電腦網路等。所有能傳播資訊、知識、消息的仲介,都深深影響著社會國家的趨向。舉一隅能以三隅反,所以就只舉這一實例---電視教育。
中國歷代的沿流都證明,中國是最重視「教育」的一個民族。之所以強盛五千年不衰,就是維繫於優良的教育。儒家思想制定成教育以來,不論如何的改朝換代,此教育維持不變,始終是治國、治民、學問的中心;社會、學校、家庭三種教育同時教學著人民,都是守住這個原則、規範,因而能長治久安;一個時代的改革,初建國的動盪,也能夠很快的平息、穩定,就是因為遵循並精通教育的道理。
古代的社會,所思所見都是道德仁義,戲曲、禮樂,出版的言論、文書也都是講道理、重信用的內容。有道德、專才在把關,符合正面的才給予流通,這是那時代的社會教育。而師道的尊嚴,僅次於父母。一般成年人直稱他的名,是大不敬,連皇帝都不直呼你的名而要稱你的字,只有父母與老師一生稱你的名。皇帝連姓帶名的喊你,就是要被殺頭了。之所以尊師,因為重道。「道」是老師才能教導的學問、才識、禮義。「不知禮義,則同於異類」所以老師非常的重要,這是「學校教育」。但是老師再好、再有學問,你不聽,他也無法教。因此「家庭教育」之責就更為重大,也是所有教育之根本。父母要教子女如何尊敬師長。古禮,父母要帶著子女、禮品到老師面前,子女跟著父母一起三跪九叩首的拜請老師。如此的尊重、誠懇,老師怎能不用心教導?子女怎敢不敬老師?父母以身作則的教育,教他們要敬奉師長,而老師教你要孝養父母。此相輔相成的輾轉苦心,才能培育出高尚優秀的人才。不只具有豐富的學識、才華,而是真正具有涵養、品德,真正有忠、有孝的英才。
但是,現在捨棄了所有道義的規範、思想的教育。從根本的教育「家庭」就沒有了。「相夫教子」、「父嚴母慈」都不重視了。倆夫妻都上班,小孩給家裡的佣人管,給電視機去教。自己這一代成就的再輝煌,底下一代毀掉了,換句話,你的子女沒有受教育,沒有家教了。而現在的學校,填鴨式的記問之學,全都背起來也只能得一點常識、知識,完全與品性、人格無關。不知道要如何「做人」,是因為沒有古時教育所著重的「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這幾種教育。但現在的老師也沒法教,稍有管教,學生家長就要告上法庭。古時的學生在私塾犯了過被老師打罵,讓父母知道了,還得破費送禮給老師感謝教誨。所以,現代的「學校教育」也沒有了,剩下社會給的教育。但,不論走上街頭、打開電視,充斥著無數暴力、色情,想看什麼、想聽什麼,殺、盜、淫、妄通通都有、一 一具全,什麼種書都能寫、什麼種歌都能唱。所以說現在的社會教育我們的是什麼?知識、訊息越多,人心越雜亂、越污濁。
「社會教育」裡,影響我們最深、最重,我們接觸時間最多、最久的就是「電視」。上至領導、企業、知識份子,下至農家、鄉民、走卒販夫,從小到大、從老到幼,花在電視上的時間,算出來自己都會驚訝。「電視」就是屬於一種不自覺的強灌式教育。遺憾的是這個人們本身無力抗拒的一種教育,五成的節目沒有內容,六成以上對人產生負面的影響,九成不適合學齡中的孩童。當然人都是看自己喜歡的,選擇自己想要的,但,如果這些選擇都是引發人的劣根性的,那越看越糊塗的人民,當然是越活越墮落,越會選擇刺激的、"好玩"的。嚴重的是,人渾然不知,自己被這天天接觸的五光十色,天天在灌輸、"洗腦";所有審美觀、價值觀,所有思想、見解在日積月累中被改變、被同化。滴水亦能穿石,每天分秒的沈浸,薰染的力量就很大,不需要刻意學習,自然而然就成習慣,無論對、錯都會變成心裡根深蒂固的觀念。
製作節目的人為了收視率,要越演越烈才越有人看,口味要越加越重才刺激、才能吸引人。這種惡質、惡劣的循環,這種只為名、只為財、只為圖己身利益不顧別人的競爭環境,使得電視的文化品質每況愈下;再低劣、再無意義的內容,只要有人看,都敢端出來。這是收看的人的錯?看的人無知嗎?如果是叫人,不好的自己就不要看,為何每個節目都還是想有收視率?都還是想有人來看?難道不是製作的人該負的責任?像一本不好的影響的書,像一張不好的影響的唱片,因為個人的思想不正而禍害別人,作者、歌手本身的關係就很大。如果電視人連這樣的職業道德都沒有體會,那這些傳播相關工作者,所受的教育真的就太低了。本身沒有受過道義的教育,所以做出的東西、所選擇的東西,沒有「禮」也沒有「德」。但不知自己的工作乃至最細節的判斷,關係都很大,關係到能影響人的思考、行為,進而影響到社會、國家的發展。
「電視」對社會負面的影響力之貢獻,早已不是新鮮的話題。早期著名的哲學家方東美先生,曾經有教育部的官員來請教他,如何復興中國文化?方先生一陣沈默,嚴肅的告訴他們:「有辦法」是什麼?「將台灣所有的電視台、廣播電台、報紙、雜誌都關閉」他解釋道:「這些東西天天在破壞中國智慧的思想,只要有這些東西存在,文化的復興永遠只是口號而已!」這是值得深思的警告。最後這些官員又問:「美國是現今第一強國,再強盛的國家也會有滅亡的一天。請問美國會如何亡國的?」方東美先生毫不考慮的回答:「電視」。美國將來要亡國,是亡在電視上。電視成天教育他們的下一代,三歲娃童還不會說話,甚至不會走路的,兩眼盯著電視看,就被它教育了。整日上映的暴力、犯罪。美國的武力沒有國家能擊敗他們,但是,自己國內那些受電視完整教育的青少年,就能搗毀、動亂掉自己的國土。方先生所言不差,是真睿智卓見,有幾個人能有這種遠見,預知這樣的危機。只是可惜,方先生的辦法不可能做到。但,亡羊補牢的方法還是能找的到。它的影響力既然如此深、如此廣,為何不利用它傳播好的、正確的一面?所有人類、世界維持的秩序,國家整體的動亂與和平全仰賴於「教育」;禮記中「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但這嚴重關係的「電視教育」,還繫於電視人的一念之間。是要繼續惡化這個世界,還是要改變這個現況,只在乎一念善惡;不以圖利為第一優先,不再只有為自己,眼裡還能有一點別人,能為大家、社會將來的後果著想。真能起身突破、改變,真的落實防非止惡,這人就是拯救這一時代的俊傑,真正能令民眾崇拜的人。
雖不是破天荒的言論,但這是真重要的議題,對人類的影響真實存在。略舉三種人為例。 第一、中小學的孩童,不要說大部分的節目普遍都不適合他們,就連卡通也很少有正面的內涵。認識一個國小六年級的妹妹,一年級開始就認識她。她永遠都不會忘記每天上映的卡通時段,每天都要準時趕到電視機面前。只要遇到她的時候,我們都得一起看卡通,每次看,都覺得有品質的內容實在很欠缺。雖然卡通就是比較好笑、比較輕鬆的。但,對於這種吸收力、模仿力、記憶力都最強的年齡,點點滴滴都是很重要的,都可能成為他們一輩子的觀念。但,她最常看的卡通,教給她什麼呢?沒有真實的意義品質,有的只是一部比一部好笑,一部比一部大聲,一部比一部更超齡的卡通。觀看她的言語、舉止,就跟她所看的一模一樣。小孩子是心思最單純、主見較弱最會模仿的,給他們看的卡通更應慎重、更應篩選。但現今社會的資訊一切開放,只要會按電視的開關,就無法預防他要吸收到什麼了。
第二、時下的年輕人,普遍都極重視外表,個個都比名牌、比新穎,要作別人不敢做的,沒做過的。對父母、師長的態度是一昧的瞧不起,似乎連彼此當朋友都嫌棄。之所以充斥著邪知邪見,是因為沒有正知正見的教學,只要是新的東西一出來,大家好奇就向它學習,這是盲從,這就是「流行」。追逐著外表、感官的刺激與新鮮。誰教他們的呢?沒有人教育他們,於是必然跟隨著自己的私利、雜想走。電視廣告的就是最流行的潮流,而戲劇則是,誇大、膚淺的強調著官感、任性的愛情觀念。身邊的東西,毫不考慮奢侈的購買,又快速、浪費的淘汰,自利、慾望為中心的荒淫,不懂禮節、法度,不懂得其他更值得努力、用心的地方。從電視裡學來的不乏這種審美觀、價值觀。二、三十歲的上班族,甚至研究院的博士,則是,疲勞了一天的消遣、娛樂,就是看電視。自己有時也不免覺得無聊,但,找不到、也懶得再去找像這種不需思考、不需體力的休閒。其實投在別人安排的節目裡,並不能讓頭腦、精神真正休息,只是他們已習慣了這種安排。有時一個假日,睡飽起來,能這樣渾渾沌沌的看一下午的電視,全身的疲勞並沒有減輕,當電視螢幕一關掉,什麼也沒法留下,什麼也不存在了;或許看到些好笑的,或許連好笑的也沒有,一天的假期就這樣過去。但,下次放假的時候卻依舊還是要拿起遙控器。
第三、邁向老年的壯年人,最愛看的就是新聞。聽過有些人這樣說:「我現在都不看電視了,沒有營養,我現在只看看新聞而已」。可是,個人卻認為「新聞」反而是最糟糕的污染源;報導的現實,讓人越能真實的"做到"。如自殺事件的消息越報越多,手法推新、層出不窮,只收到一個效果「提高自殺率」。負面的新聞大約分四:(一)、就是屬於社會新聞。不論是被搶、被殺、被擄、被騙等等...畫面都要一一真實重現,有些太複雜的,唯恐大眾"學"得不夠清楚的,還要用動畫加上旁白文字來模擬全部過程。因為二四小時只有報新聞,所以只好每節每節不斷的重複又重複,「重大新聞」每小時還能重複看到三遍,而轉到別台又是同樣的畫面。一個被害、受傷的人與家屬,如此的傷害已要承受多少的痛苦了,還要看著、聽著這些傷害的過程,一遍一遍的再提醒自己;越大的傷害,新聞也越大,要承受的也必須越久。(二)、政治新聞。把那些打架、叫罵、舞弊、貪污...政治人物最醜陋的黑暗表現全搬上台面,真的就是還給民眾一個"真相"嗎?看到上面勾心鬥角成一片,只會讓下面的人對這個國家更失望,對這個體制更唾棄、更厭惡,於是有樣學樣的跟著罵。還沒聽說過那個民族、社會能像台灣人這樣辱罵自己的國家、痛批自己的元首。又,每個電台都有自己要支持、資助自己的"顏色",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完全公正、客觀,總是有人為的操作,把想傳遞的理念廣告給大眾。(三)、民生消息。很多「病」都是被嚇出來的,就是被報導嚇死的。不論衣食住行、日用民生,只要哪個專家、學者有了什麼新發現,哪樣東西就不能吃、不能用,因為有毒,加上幾乎所有肉品都有"病",還要有流感、病毒、螞蟻、蚊蟲的禍害,如真要一一聽信、防範,那這環境應該是不能住了。但,明天又有消息傳出哪個博士又證實,其實是對人體無害,而且還能抑治癌症。有些是每天在變的研究也要報;有些是太過擴大、誇張;有些則是不會出現在台灣的也要擔心,實例太多不勝枚舉。(四)、是醜聞類。這怎麼也能算一類呢?因為報導的「醜聞」消息實在是太多太多,只要你有醜聞就一定要宣布出來,儘管你不出名,出名的當然更好;默默無聞的人,只要「醜聞」夠戲劇化,就能把你"報"到紅半邊天。雖然這一類新聞最無意義、"無價值",但是卻最能吸引大家。這些都是習慣性的薰陶、惡性的循環。何時曾想過這類的訊息,就像利刀般宰割著人的性靈、品格,或許電視人並沒有親手遊刃,但無異就同製造戰場上奪人命的武器,跟親手殺人並沒有兩樣。刀,雖能傷人也能便民,用途無數,還看用的人是如何指使。
凡事總有他的道理,事出必有其原因。如果追根究底,電視人各各真有反躬自省、捫心自問,相信電視的品質不會如此低劣。此危害的影響不單對整個社會、對整個國家、對我們的人民,乃至自己的親朋好友,包括自己的父母、兒女。您忍心看著自己的孩子,幼小、單純的心靈,接受這種文化的附著、薰習?當然,電視也是有它好的一分,但,把電視假設有一百台,好的、善良的頻道算不出十台!邪、正的懸殊實在太大不成比例。既使現有的那十台,多數的人轉到也會像此台"沒有收訊"一樣,快速的越過。為什麼呢?因為劣根性,因為有太多頻道引發人的惰性與劣根性。那為什麼還要讓那種會引發劣性的節目存在?為什麼不把那一分的善變成十分?為什麼不能讓明明是錯的、邪惡的內容徹底消失?原因很簡單,為了錢。可是,毀壞了國家、危害了社會、環境,也禍及下一代,只剩自己,還能存活嗎?自身也恐難保,自身也要遭殃,屆時再多的錢財又有何用?身心都要敗壞了。但果真要說,實在是電視人自己也不知道這是錯的,自己也無法檢別是非、好壞。所以,電視人的素質、涵養實在是太重要了。
電視人應該具備三種心態,「為之作君、做親、做師」。果然每個人都能如此存心,努力做好本分的工作,現在這種競爭環境的風氣,一年內定有改變。走在街上不用再天天擔心被搶、被騙,人與人之間不再是只有利害的關係,不用再互相猜忌、提防,天天逞強鬥狠、天天只為與別人爭得一口飯吃而出賣自心;安穩、和諧、互助互容的優質環境距離並不遙遠。為別人多著想,是真正為自己;真要只求自己的利益,大家都損害,其實是真害了自己。人人都只為自己想,只顧自私自利的爭奪,其關係之緊張,危機、暴動就隨時都要發生。
要存有為大眾「作君」之心,就是做一個帶領、引導的人。領導者必需要有真實智慧、真實的見地、才能,不是人云亦云之輩。領導的遠謀,指出哪一條路線,大眾就會走向哪個目的。所以領導者不能不充實自己的學問,不能沒有一定的修養,還得要有能容人的氣度;譬如一國的君主,他的心量要能包容一國的人民,他的見解才能圓融、才能客觀、平等,為人指出最正確、光明的大道。「作親」是做父母親的心態,能像父母一樣百般呵護、疼愛;把觀眾都看成是自己的子女,如同孟母因為「近朱者赤」的道理而三遷,這樣的用心,為他們細選、品管對他們有益處的。深怕子女染一點的邪惡、不容他走一點的偏差、不忍他受一點的苦害,用心創造最優質的環境給他們,這就是天下的父母之心。第三種心,要有「作師」之心。因為自己真的懂得,真能辨別是非、對錯,因此講得出道理來。廣大的群眾就像自己的學生一樣,對於他們觀念的薰染、見解的陶冶,視為自己的責任。學生有不懂的、錯誤的,或許還有習慣於惡劣而要抗議的地方,都要能夠為他們解釋,很有耐心的不斷重複,能夠很巧妙、深入淺出的導化他們。北京師範大學,全體教授共同擬定的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以身作則的為大家做出表率、榜樣,這就是一個最稱職的老師。
這三種存心的道理,如果把它當成是古老、腐舊的思想,那是自己的才識太膚淺、見解太短視不夠深入,才敢這樣輕言妄談。「作君、作親、作師」是中國固有的智慧精髓,裡面的包含至深、至廣、至遠,是說之不盡的大道,是真有做人盡份、齊家治國、安定一切和諧運作的學問藝術。如果輕忽了,換言之,你連這種根本的道理都不懂,連這種心量都沒有,如何能有資格做一個帶領流行變化的趨勢、社會導向的先鋒?
真有心,有所領悟,轉化抉擇只關鍵在自己。但是,真要有勇氣、果斷,誰能有這種大魄力、大決斷?見到有殘害心靈的影視戲劇就拒放,稍有邪知邪影的廣告宣傳就拒播,當下就真正斷除傷風敗俗的禍源!誰敢做出順應天意良心卻違抗時代潮流的創舉?眼前看似不符合時代的作法,當然我們所要做的是與這濁惡的環境相反的;但稍能思想的人都知道,住止惡化才是未來長遠的快樂,目前的一點小利益是得不償失。有誰能這樣做?沒有人敢做,也沒有人能做得到,唯有自己才能做得到,唯有從自己開始,就有希望;所謂「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台灣是個特隨和的民族。除了只有"台灣製造"的會加以考慮、批評,其他的都照單全收。是與許許多多國家民情大不相同的地方。因而傳播、資訊、流行也接受、綜合了許多各國的東西。電視內容以美國與日本兩大文化影響最深。一併通通攝取的結果,正、邪的對抗,是善少惡多、法弱魔強無法抗衡。如果都吸取到這兩大文化的缺點,「美國」帶來的影響,無度的自由、開放,暴力、蠻縱與現實,而「日本」則是胡作妄為,乃至迂腐、沈靡的"白爛文化"。為什麼要攝取這種方面?難道我們缺乏這種"文化"需要這些"資訊"?這些訊息將引領我們如何走向?要追隨上美國毀滅的後塵嗎?還是要效法日本的糜爛?兩國的隱憂都很大,但是,今日他們皆能成為世界強國之一,是因為他們都有著自己的特點、專長。為什麼不能只學習人家好的地方?只讓「美國」的守法、守時、守信用,「日本」的禮讓、專精、重義氣等好處進入台灣社會。如果能只傳閱各各國家的好處、優點,只學習、"仿冒"別人優良的特長,改進、剔除掉別人的過失缺陷,假以時日台灣人的國際地位、形象自然不在話下,就連"對岸"也不得不向我們看齊。
縱然大環境的污染、惡劣之嚴重,但只需從自身做起,必要嚴格充實道與德的觀念,做絕對能對的起自己良心之事,把觀眾、聽眾看成是自己、是自己的下一代,推己及人,要想自己的下一代好;要想自己的下一代比這一代更好,就不能再盲目、縱容,要想方發設法善用這強大的影響力,挽救這個世界、這個國家,挽救自己的親朋好友、自己的下一代,挽救那碩果僅存的良知良能,恢復純淨、和平、豐足的生活。
實際上的想法、做法範圍太廣,不能一一細說,才疏學淺的文章是拼湊許多有學問、有品德之作而成。真正有才藝、有涵養的人,知其這方面的重要性,對此博大、圓通的著作都相當豐富,例上淨下空法師高超、精闢、圓融、善巧的講記「多元文化教育」。以及民朝袁了凡著作的「了凡四訓」,其文字典雅、義理通達,看似不難了解,但其中深藏之道理,卻非常深奧。都是值得大力推薦,值得苦心學習的。
祈願
天下和順 日月清明 風雨以時
災厲不起 國豐民安 兵戈無用
崇德興仁 務修禮讓 國無盜賊
無有冤枉 強不凌弱 各得其所
只期盼太平和樂的年輕人敬首2005.5
* 電視人--- 媒體資訊、知識傳播相關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