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editer 於 2014-11-20 22:36:55 所發表
2014-11-20 22:36:55
論太魯閣族 正義和平之道
記者馮薇寧報導
法律學院在今日11月20日於樹德樓三樓LW312會議室舉辦103學年度「輔仁學派─正義與和平小組」座談會。由法律系助理教授鄭川如擔任主講人,談論太魯閣族身分認定調查研究 。鄭川如本身為太魯閣族,於去年底開始從事此研究計畫。
因《原住民身分法》於2001年通過,由命令改為法律,希望藉由探討部落與族群間的自我認定,深入了解身分自我認定原則。
鄭川如表示,傳統原住民以部落為政治經濟單位,而不是以族。「族」為後來殖民者如日本人及漢人所訂下的區別方式。她藉此研究太魯閣族。
族內存在很多部落,經過六、七十年的統治,部落與部落間存在很大的身分認同差異。鄭川如表示,在做調查時,應以「部落」為單位,而不是以「族」為單位。
研究方法為實證研究,並進行田野調查,先確認原住民部落的意見形成模式,傳統太魯閣族為頭人政治,參考地方長老的意見,但此研究希望得知原住民族在被長期統治後,內部模式是否存在差異。待結果確定再進入第二階段研究。
圖為座談會現場
泰雅族是日本人統治台灣後,根據人類學及語言學的基礎,創造出來的分類,日本人類學家當時不清楚其中族群差異,因此將之分成三族:Sejid Truku (太魯閣)、Seediq Tgdaya(德固達雅)、Sediq Toda(都達)。其中開頭Sejid、Seediq及Sediq雖寫法不同,意思都是「人」的意思。太魯閣族在2004年1月14日正名,目前有2萬9千5百55人。
對於此研究,來自河南的胡冰(法碩二)表示,傳統生活方式在全球化的影響下逐漸變成弱勢,例如傳統漢服現在已經沒人穿了,而從前生活方式現在也多被西方文化所取代,對於文化認同越來越薄弱、血緣越來越淡,要如何維繫民族的認同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
迴響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