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介紹 | 聯絡編者
fju.gif



管理介面
發稿天地
編採討論
架站系統
Movable Type 2.661
串聯本站
串連本網站 (XML)
版權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歡迎非營利引用,但須註明出處和分享。


2006-03-18 00:11:05

請問「蕃」名座談會 還我本名

IMG_9852.JPG

記者 陳盈帆報導

3月15日的下午,羅耀拉大樓裡掀起了一股原住民族「正名」運動。文化工作者,同時也是「請問蕃名」的紀錄片導演馬躍‧比荷,受輔大原住民服務中心之邀,特地來到本校,除了和輔大師生一同欣賞此片,也訴說他們受盡滄桑的名字文化,希望歷經十年(1985~1995)的正名運動,能藉由此片,重新喚起台灣社會的公平與正義。

名字,代表了一個人的身分與認同,更是原住民族的靈魂所在。但從滿清帝國以來,原住民的名稱就不斷變換:滿清時的「蕃」、日本殖民時期的「高砂族」、國民政府時期的「山地同胞」,都是原住民族的「被稱」,也是一種他者的分類方式。馬躍‧比荷說,「同胞」已經成為原住民的專有名詞,因為不是同類,才會這樣叫我們,把我們和漢民族區隔開來。另外像是根據漢化程度,而被分成「生蕃」與」熟蕃」的分類法,也是極不尊重原住民的一項表徵。

在紀錄片中,介紹了許多不同族的原住民,其人名的取法也各有千秋,像排灣族人的姓名,是種血緣與階級的象徵,必須經過長老同意才行;鄒族的姓名則分成三部分,分別為自己的名字、家族名、出生地;泰雅族是在自己的名字後面加上父親的名字,因此他們沒有姓氏。但台灣光復,國民政府強迫原住民改漢姓,將他們固有的文化血脈硬生生切斷,也打壓著原住民對於自我身分的認同。在1985年,原住民族開始走上街頭,企圖以體制外的社會運動,找回失落已久的「正名」。歷經十年努力,1995年終於通過「姓名條例修正案」,還給原住民一個「自稱」的稱謂。

紀錄片忠實地呈現出他們為了回復傳統姓名,卻在戶政事務所遇到的種種阻礙,像是名字太長被迫刪掉幾個字、未告知原住民換發新身分證不用繳費的權益、更改名字還要被當作犯人般地調查背景等等的不平等對待。馬躍‧比荷說,四十六萬名原住民,卻只有一千人願意回復傳統姓名,台灣社會口口聲聲說要維護多元族群,但只有當某一族群完全消聲匿跡,政府才會借用它們的名字替馬路命名(如凱達格蘭大道),馬躍‧比荷認為這只不過是政府良心不安下所作的補救措施,流於「口號」式的多元罷了。

輔大的修女拉娃在座談會上表示,她雖然是泰雅族人,但從小就離開部落,長大後也漸漸了解到泰雅族文化其實是很廣博的。她認為要「正名」的立意良善,但應該有相關的配套措施,若只是將名字換回來,卻無法讓其他漢人了解名字對於她們的實質意涵,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丁至軒(輔大宗教系,阿美族)說,曾經有位好朋友知道他是原住民,便故意調侃他,他一時氣憤難耐,就出手打了那位好朋友,後來老師告訴他,「包容」是阿美族人的特質,若用暴力解決問題,只會讓彼此的心更受傷。丁至軒回家大哭,因此上了大學後,他決定要同學都叫他傳統姓名,不再讓漢名掩飾住他是位原住民的身分。

尤浦‧西給(輔大社工系,太魯閣族)則表示,在他國小六年級的時候,便跟著父親參加了「正名」運動。後來,姓名條例修正案通過,他爸爸就立刻帶著他去戶政事務所把名字換回來。當時老師與同學都認為他很奇怪,好好的為什麼要改名,但他認為,回復傳統名字讓他對自己的族群有了更深的認同感。

由 陳盈帆 於 2006-03-18 00:11:05 所發表
迴響
發表評論
















 
設為首頁 | 加入我的最愛
© 2005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