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介紹 | 聯絡編者
fju.gif



目前線上人數
online
管理介面
發稿天地
編採討論
架站系統
Movable Type 2.661
串聯本站
串連本網站 (XML)
版權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歡迎非營利引用,但須註明出處和分享。


2005-03-15 09:40:06

散步輔大 悠遊建築時空

記者張吟綺整理

輔大1961年在台灣復校,兩年後,大學部新校園在新莊現址誕生。復校主要由三創辦單位統籌,中國聖職神父負責文學院,聖言會及聖神修女會負責理學院,耶穌會負責法學院。三創辦單位因建築上費盡心思各具特色,可稱為當代經典之建築作品,中國聖職單位建築以紅色為主,維持中國式風格建築;聖言會建築最大的視覺焦點是砌嵌石片,灰色與白色的外貌表現教會的質樸與穩重;耶穌會建築是藍色系間雜白色,建築注重迴廊,也有輔大校園內少見的空橋連接。

輔大在新莊的位置原本是農地。當初輔大選擇校地的地點很多,包括台北士林、高雄澄清湖、宜蘭等,但後來是新莊雀屏中選。《于斌樞機傳》裡說:「…開始時大家都不很喜歡這塊地方,因為地處工業區中,落塵、濃煙較多,且地勢低窪容易淹水,但好處是地形平坦,格局方正,可能價格也不貴…」

在經過三創辦單位,長時間的經營和設計下,輔大校園景觀逐漸形成。面對新莊市中正路,輔大校地約呈菱形。以菱形對角線銜接正門和三泰路側門,構成校區主要道路的中央大道,以取得最佳縱深。中央大道形成一長條的綠帶,由校門開始依序配置兩個圓環,盡頭是集會用的中美堂。校園內各次要分支道路依不同方向與中央大道銜接,東西方另各有對外的側門。目前共有四十七棟建築。

從四十多年發展的結果來看,輔大現在的建築大概經過四個階段。

校園特色逐漸形成 教會風格明顯

第一階段 主體期(1963-1970):這時期,校園主體建築逐步完成。1963年,文學院大樓、外語大樓、家政系大樓、格物學苑(理一舍) 、法學院教學大樓落成;1964年,忠孝學苑、文舍學苑、理學院大樓落成;1965年,宜真學苑落成;1966年,耕莘樓、 宜善學苑、法學院辦公大樓、社圖、 仁愛學苑落成;1967年,綜合教室、聖神會修女院、神學院落成;1968年,立言學苑(理二舍) 、舒德樓落成;1969年,文學院圖書館、輔仁橋落成;1970年,輔園(理學院餐廳)、中美堂、商學院大樓落成。三個創辦單位各自形成教學研究、行政、圖書、宿舍等功能完備的校區。

如後來成為民生學院大樓的秉雅樓,是復校當時最先完成的五棟樓之一,大樓命名是為了紀念家政系創系主任吳秉雅修女與聖神修女會的努力,也是校內目前唯一以女性命名的建築物。由於家政系早期通常是女生就讀,所以秉雅樓外部柱面砌用代表女生色系的粉紅色磁磚。民生學院大樓保有聖言會校區建築的特色,外觀均以鑲嵌石塊裝飾。早期秉雅樓右側壁面,還因此成為學生練習攀岩的場所。

繼承前期建築形體 尋求妥善空間利用

第二階段 延伸期(1971-1978):這段時期的建築大抵是因為新設系所和學生數量增加等,需要更多的空間,從前一時期的建築物延伸出去,但還是遵循前期的建築規劃。1972年,文友樓落成,家政大樓擴建醫務室;1973年,宜美學苑落成;1975年,積健樓及游泳池落成;1976年,法學院餐館增建二樓及仁園西餐廳;1977年,文學院研究大樓落成;1978年,輔大幼稚園落成。

文友樓是中國聖職單位繼文華樓、文舍、文圖後的第四棟建築物,是當時美國紙業工會會長及職工會會長唐耐理(Tonelli)捐贈。中文命名取「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的意義,與輔大的校名映照。文友樓進門右側有已故中文系教授王靜芝題字的碑文,敘述建築源起。文友樓本來沒有聖母像,七十年代大傳系受贈一批鸚鵡,建亭作為鳥籠。後來因為鸚鵡吵雜移走,留下的亭子便改立聖母像。

校景設計概念改變 整合資源擴大校地

第三階段 轉變期(1979-1998):這段時期的建築不只改變復校初期的面貌,甚至已經更動原來校區設計的概念與動線。1979年,于斌墓園、淨心堂、文鐸樓、羅耀拉大樓落成;1980年,食品營養學系實習工廠、法學院研究大樓及擴建之圖書分館落成;1981年,外語學院新大樓及野聲樓落成;1985年,信義學苑、和平學苑、焯炤館落成;1986年,利瑪竇大樓落成;1987年,藝術學院大樓落成;1988年,新綜合運動場、玫瑰學苑落成;1991年,朝 樓落成。

這些轉變主要是來自校區整合需要、舊建築拆除及舊運動場遷移。例如拆除醫務室,新建朝pic4-21.jpg樓,因而改變中央大道的視線等。而1988年舊運動場遷移到三泰路和貴子路以北,可說是輔大復校四十多年來最大的空間變化,校園因此往後延伸。舊運動場原來位置除了構築原已興建的利瑪竇樓,還包括醫學院大樓、進修部教學大樓。

建築增樓視野不同 平坦校園往上延伸

第四階段 高建築期(1992-):在此時期之前,輔大還沒有超過五層樓的建築。1992年,醫學院大樓落成;1993年,文德學苑落成、外語大樓增建五樓;1994年,進修部大樓落成;1995年,法管學院圖書館擴建;1997年,聖言樓、進修部大樓B樓落成;1998年,文開樓、冠五樓落成;1999年,聖言國際會議展演中心、濟時樓落成;2000年,創新育成中心。對原本就在一片平地的輔大而言,建築物的高度對校園產生極大的視覺衝擊。

在醫學院大樓之後,新建的文德女生宿舍、進修部大樓、文開樓和新文圖都是八層樓,聖言樓、濟時樓是九層樓,進修部大樓B樓是十層樓,興建中的醫學院大樓甚至高達十二層。輔大的建築從此往上發展,大大改變原本平坦、悠遊的環境。

綜觀以上四個階段的發展,推動輔大建築歷史的真正驅動力,一是來自三個創辦單位,各自透過力量募捐和建設;二是學生數量的發展,所以不得不修正復校開始的設計,或嘗試解決衍生的相關問題。

此外,校園區域機能與活動重心的也有了變化。過去的學生活動範圍,在中美堂及旁邊積健樓的學生活動中心,但在1985年焯炤館完工,成為新的學生活動中心後,便與1981年完工的野聲樓構成新的行政區域。固然滿足行政的機能,但也使學生活動重心變成只在校門一帶。

輔仁也重視人與空間的關係。人賦予建築生命,建築也影響人的心靈探索。身為第一屆校友,校長黎建球說,「從外在的建築景觀去尋思三個創辦單位的軌跡和精神,從而理出天主教大學的理念。讓我們不再只是侷限一個角落,顯示輔仁應該走出自己的格局,真正的全人綜合大學的器度。」

(本篇圖文取自《輔大建築景觀散步》,由輔大師生編著。)

由 楊青 於 2005-03-15 09:40:06 所發表
迴響
發表評論
















 
設為首頁 | 加入我的最愛
© 2005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