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30 21:39:02
搖滾樂怎麼學 「聽」就對了
輔大之聲記者李侑珊報導
這學期,在人文領域的通識課程,出現一個引人注目的新科目-「搖滾樂」。相信一定引起許多同學的興趣,希望可以前來修課或是旁聽。
開課老師廖繼坤(應美系)說,很多同學對於搖滾樂的興趣相當濃厚,但是具有的相關知識卻不足夠,所以開設這一門課程的目的也是在於希望可以讓同學再搖滾樂這一塊領域並建立基本的認知,不過,授課方向是設定在搖滾樂欣賞的角度,並非為搖滾「學」定位,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希望可以讓同學以「欣賞音樂」的方式上課。
另一方面,廖繼坤提到搖滾樂1950年代發展至今,可以說補足與銜接古典音樂不足之處,所以直接稱50年代是一個關鍵的交換時刻並不為過,除了搖滾樂現身之外,古典音樂也在這個時候面臨了未來出路以及是否即將消退的問題,對此,廖繼坤說搖滾樂可以說是取代了古典音樂的地位,主要來自於自身的音樂豐富度,另外,學習及聆聽古典音樂的人數已日漸減少,也就呈現出搖滾樂接替西方音樂的關鍵角色。
本身以古典音樂出身的廖繼坤,對於搖滾樂產生興趣始於高中時期,但是一直到了前往美國就讀研究所的時候才漸漸展開研究。曾經讓他最想加以深探的樂團名為King Crimson,他說King Crimson在各方面的音樂表現相當傑出,呈現的結構也相當多元與複雜,對此他特別表示,在那時在美國已有部分的博士論文以研究這個樂團為主題,但是礙於無法找到總譜,所以也就無法順利進行。
說到了欣賞的樂團,廖繼坤最推薦The Beatles(披頭四)、Led Zeppelin(齊柏林飛船)以及King Crimson,不過,另外還是有很多傑出的樂手與樂團也在備受推崇,但是他認為這三個組合可以說是最好也是最具重要性。但是對於時下的搖滾樂,廖繼坤認為可以說是已經難以再走出一條新路,尤其時當超脫樂團(Nirvana)的主唱Kurt Cobain死後,搖滾樂似乎也已經沒有方法加以創新與改造。
大多數搖滾樂團的成員年齡都相當年輕,也許因為擁有相當豐富的生命能量,所以總是可以在音樂中表現出對於時下社會或是諸多現象的不滿,以搖滾樂當作情緒的宣洩出口,最好的例子就是60年代出一直到70年代末期在美國發生的嬉皮運動,搖滾樂就扮演的關鍵的角色,並以新型態的方式出現,在美國造成了極大的動盪,也直接對於社會思想產生了影響。
重要的是,搖滾樂真的可以稱為這一個時代之下的產物,年輕人真的可以多接觸與投入,只是60到70年代的搖滾樂可以說是整個搖滾樂的精華時期,所以廖繼坤希望所有的同學可以多多聆聽並加以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