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1 21:25:48
思源講座 獨立策展人的養成
記者蘇靖榆報導
十二月一日輔大博物館學研究所邀請到台北立方計劃空間總監鄭慧華,到學校分享關於獨立策展人需要什麼樣的能力與態度,以及如何透過實務去培養、實踐,進而推動台灣當代藝術。
鄭慧華是現今台灣重要的獨立策展人之一,曾經擔任台北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的策展人之外,他與團隊所策劃的「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更榮獲台新獎的年度大獎。她和羅悅全共同創立「The Cube 立方計畫空間」,以推廣當代藝術,聯繫國際與在地文化為使命,為台北帶來一個不一樣的藝文空間。
主持人介紹鄭慧華
演講一開始,鄭慧華即表示策展人對她來說並不是職業,而是「志業」,策展人其實很難用職業去界定,它是一個全方位生活實踐的curator,在一個博物館的系統當中必須要有媒介,將存放在倉庫中的死物透過保存照料,經由重建選擇而展覽在大眾面前,這是策展人最重要的使命。而在1995以前,台灣沒有所謂的策展人,只有博物館內一個展覽組總攬全部的工作。一直到1998年台灣第一次邀請到日本有名的策展人策劃,才驚覺需要把策展人獨立出來。他提到1960年代,哈羅德.史澤曼才稱策展人是製作展覽的人,最先舉辦一場「When Attitude Becomes Forms」的展覽,說明策展人是把看不見的東西轉換成可見的。
鄭慧華表示,策展人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把想法空間化,她提出透過「空間軸」去思考創造藝術的生產空間,不能依賴美術館內的白方格子,不能只有使用空間要創造空間。她還提到要加上「時間軸」去了解藝術史的構成,而每一場展覽都能製造出歷史。鄭慧華認為策展人就是要嘗試學習和不同文化的他者溝通,要有高度的自省性質,藉由展覽的規劃不斷的變動批判,試圖推進藝術的廣度。
鄭慧華分享立方空間的展覽
鄭慧華進一步和聽眾分享,策展其實是一件奇怪又有趣的事情,需要的是一半的理論加上一半的實踐,但理論又不是從書本上就能學到,而是要結合藝術圈的觀察,做什麼樣的展覽就要去了解那個領域。鄭慧華提到她在加拿大溫哥華的Centre A學到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We are all vagabonds in this world.」(我們在這世界都是流浪漢。),進而去思考當一個策展人在這個框架制度生存,但是不依附於它。
最後,鄭慧華認為策展是作為一種知識的生產,透過視覺化的展示,成為一個使之可見、啟發溝通的平台。她也提到策展人在台灣甚至在世界各地都很辛苦,因為博物館、美術館都有它的一套制度,有時候要考慮到理想跟現實層面的差異,要從事獨立策展人這個志業需要對它保有熱忱,這樣才能做得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