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介紹 | 聯絡編者
fju.gif



管理介面
發稿天地
編採討論
架站系統
Movable Type 2.661
串聯本站
串連本網站 (XML)
版權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歡迎非營利引用,但須註明出處和分享。


2015-01-15 01:14:31

輔大大體老師 教學生省思生命意義

記者李毓娟報導

位於國璽樓五樓,面對附設醫院的長廊盡頭是大體解剖室。醫學院學生專心在裡面進行解剖實驗,在過程中了解人體構造,而這個給學生學習機會的便是大體老師。

醫學系副教授王嘉銓認為,不管是人文上或科學上的醫學研究,在醫學院接觸最多的就是人。光看人體模型跟真實的人體有一定的差距,「這些願意捐出自己身體的大體老師,從去世到可以進行教學是需要時間的,光是防腐便需要兩年,並不是馬上就可以用的,因此更顯得大體老師奉獻精神的可貴。」

醫學系副教授蔡怡汝表示,當大體老師有嚴格的標準在,必須包含完整的器官,且不能有車禍、法定傳染病等,而學校目前提供醫學院學生解剖的老師有四位。蔡怡汝說:「解剖教學是以一學期為主,在還沒進行教學前,家屬都可以前來探望。醫學系四年級的學生在期末考周結束後,都會製作海報和紀念冊,簡單地紀念大體老師,接著便進行縫合。另外我也會要求學生寫一封信,信會隨著大體老師一起在火化禮中火化,代表的是學生對大體老師一學期以來的感謝。」

蔡怡汝認為,儀式不是作給死人看,而是給活人看的,是希望能帶給學生內化的尊重情感。「大體老師貢獻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希望學生日後面對病人能事必由親。你在大體老師身上剪壞做錯都沒關係,但未來到了臨床後,要謹記這些經驗,減少錯誤,造福更多的病人。」她也說:「專業的訓練也許容易,但醫德是很難培養的,我所能做的便是教給學生對生命的態度多一點省思,讓他們對於病患的感受能更有同理心,成為一個好醫生。」

unnamed.jpg
大體老師啟用禮(照片由蔡怡汝提供)

醫學院宗輔室輔導老師王文芳表示,學校對於大體老師的相關儀式有三個。第一個是從大體老師去世後來到學校,由神父主持的迎接禮。第二個是每年解剖課開始前,大概九月中的啟用禮,這個儀式歡迎家屬前來參與,讓家屬可以在教學前跟親人見最後一面。第三個是下學期三月中的慰靈公祭禮,包括入殮、火化和安厝禮,算是正式的告別。儀式結束後,家屬可以選擇將大體老師帶回家,或放在大直的天主教公墓。

王文芳說:「對天主教徒來說,死亡代表另一個開始和轉變,大體老師便是非常完美地詮釋了這個觀念。而大體老師將自己的身體奉獻出來的精神,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很多時候要面對的是家屬,還有社會的一些壓力。」

紀錄片【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以即將被解剖的的大體老師,林太太為故事主角,展現圍繞在她周遭相關的人事物的故事。導演陳志漢表示,拍攝這部紀錄片不只是為了鼓勵大家大體捐贈。

他說:「我更在意活著的人的想法,其實很多人對於這一塊是非常陌生的,希望這部片讓更多人重視生命的意義,去思考對於身體的使用權等。另外,要捐贈的人可以跟家人有良好的溝通。因為從去世到教學還有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很有可能會讓家屬覺得有一塊東西放不下,懸在那兒。」

莊維倫(醫學四)說:「其實大一時系主任就慢慢帶我們認識大體老師,只是當時覺得離自己好遠。大三時第一次在大體室看到大體老師,才有種這個人,曾經也和我一樣在地上走跳的震撼感。之後參與追思禮,儀式非常莊嚴,隨著神父的禱告,真的有種跟自己曾經很親密的人分離的感覺,我幾乎落淚,默默期望著那些用身體教導我們的大體老師能在另一個世界安好,並能看到我們未來的成就。」

由 editer 於 2015-01-15 01:14:31 所發表
迴響
發表評論
















 
設為首頁 | 加入我的最愛
© 2005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