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1 20:40:48
王川「流年」影展 12/29揭開序幕
記者蘇潔安報導
從11月起,輔仁藝廊舉辦了為期七個月的「兩岸三地攝影名家系列展」。12月29日開始,到明年1月16日,將在輔仁藝廊舉辦王川「流年」展覽,王川是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副院長,同時也是攝影系副教授。而在開幕日(29)當天的下午1時30分到3時30分,王川也將親自擔任主講人,舉辦「流年─十年來攝影實踐與思考」講座。
身為一位攝影家,對於這次的主題「流年」,王川表示,由於從小學習繪畫,使得「走出去」成為一種習慣,也因為在各種場合被告知,「外面的一切」無論是對於學習繪畫,或是個人成長都至關重要。在他的速寫本時代,世界都是由眼睛進入,經過大腦,進而透過雙手描繪出,再轉移到紙面上,而在這樣的過程中,世界的樣貌同時也留在了記憶中。
後來王川慢慢地明白,這些留下來的樣貌,並非真的是對世界的記憶與描摹,而是自己的軌跡。王川表示,這個系統的淡出始於膠片相機,終結於後來的數字相機。同時,取而代之的新系統,是從眼睛進入,到達大腦後,轉為機器輸出。而攝影的系統似乎更加鼓勵自己要「走出去」,因為它本就擅長於「帶回來」。
面對時間的流逝和變化的世界,攝影依舊是眼睛和心靈的倚仗。王川提到,他與同齡人一樣,對於中國傳統和本土文化有一種開始似有似無、若即若離,而後變得愈加強烈的情節。而這樣的情節,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更加濃重。因此王川從過去的系列作品《像素北京》到《燕京八景》,以及從《再聚焦:龍》再到《彩》,他的主題始終著落在中國傳統在現實生活中的存在、變異與消失。
同時,王川表示,攝影系統純數字圖像的基本結構,和本身對秩序的興趣,使自己用了很長時間去挖掘其基本視覺特性,因為它與傳統的銀鹽影像截然不同,也與我們透過直接觀看、繪畫和模擬再現的圖像建立起來的視覺經驗之間,存在著如何對接的問題。
攝影媒介的發展同步於我們身處其中的社會、地域、文化、環境的一切變化和演進,王川認為,它們之間本就有著相互映射的關聯。這個認識也使得他對於「像素」、「像素化圖像」的探索變得堅定和有樂趣。他表示,影像在被抽離細節之後,觀者的視覺便游離於一種似曾相識的不確定當中,同時那種精確與模糊相混雜的矛盾特性之間形成了一種視覺匹配。對王川而言,這是具有時代特性的視覺樣式。
攝影對許多同學來說是非常迷人的。本身就有在參與攝影社活動,並學習攝影的舒馨平(日文三)說:「我本身就很喜歡攝影,也常常會去看很多影展,所以我覺得這次的活動很吸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