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18 05:42:33
堅持12年的夢想 魏德聖談賽德克巴萊
記者廖雪婷報導
「我沒有想要邁向國際,要讓國際邁向我。」知名導演魏德聖3月16日在輔大演講時回應教授的提問,讓在場聆聽演講的觀眾拍手鼓掌。
成功打造國片「海角七號」票房奇蹟的導演魏德聖,受邀到應美系週會上舉行演講,以「不曾遺棄的夢」為題,分享他拍攝新片「賽德克巴萊」的心路歷程。明基友達基金會執行長陳哲妮和佳世達科技公司設計長王千睿也陪同到場。
魏德聖暢談新片「賽德克巴萊」的心路歷程。(照片由歐陽倩衡提供)
明基友達基金會執行長陳哲妮。(照片由歐陽倩衡提供)
佳世達科技公司設計長王千睿。(照片由歐陽倩衡提供)
以霧社事件為題的新片「賽德克巴萊」,魏德聖表示,當初是因為看邱若龍以漫畫敘述霧社事件的《漫畫‧巴萊》,而引發拍攝電影的動機,從籌劃到完成費時長達十二年。
魏德聖說,很多人都問他為什麼能為一個東西堅持十二年,「答案真的很簡單,這就是一個故事而已,我覺得它能感動我,相信它也能感動別人。」魏德聖認為,一個故事有很多種層面,每個人的成長經驗和所處環境不同,思考面向也不一樣,單用言語表達容易流於理論,而影像的魅力在於能夠傳達他想表達的意象,讓更多人看見。
魏德聖指出,電影說的不是只有「抗日」兩個字,傳達的意義遠超於「反抗」和「仇恨」。片中留給大家反思的空間:要如何化解仇恨而不是製造新的衝突。他強調「電影裡沒有正反面,只有人性」,人跟人之間的仇恨最後會被大自然的力量化解。
在場觀眾專心聆聽演講。(照片由歐陽倩衡提供)
談到搭建霧社街的過程,魏德聖表示,在土地承租上就遇到難題,需要和七、八個地主一次談定租賃問題,資金不夠跟下雨積水不退等狀況也讓他相當頭痛。跟日本美術團隊合作的經驗也讓魏德聖印象深刻,因為場景製作相當精密,連鏡頭拍不到的天花板都符合日治時代的建造。他笑說,團隊為了讓畫面美,很敢花錢,「但我心裡蠻痛的!」
電影最重要的選角工作也讓魏德聖費盡苦心。這次在片中大膽起用不少素人,魏德聖說,他需要的演員不是貼告示或上網找就會出現,必須到山區部落裡一個個尋訪。他說:「沒有經驗是素人最大的武器,因為沒有經驗,所以什麼都做得到」。這些原住民演員須接受許多專業的培養課程,而拍片時漫長的等待過程也不是一般演員所能承受。
一般認為真正的演戲方式要由內而外,魏德聖在拍攝過程發現,由外而內也能展現強大的能量。魏德聖說,當演員的身心理被訓練得成熟,拍片的環境和歷程會激發出他們的自尊與榮耀,即使受傷也認為這是祖先的故事,自我要求會變很高。
電影的完成需要好的的製作團隊配合,魏德聖說:「尋找團隊是一連串的拆解與組合,過程中每個人的想法都會改變,不要相信最好的加最好的才能做出好的成果,把合的來的人組織起來才能創造出最棒的作品」。
魏德聖也提到,「在工作組合裡面,讓我們最驚艷的都是最年輕的」,雖然他們大多擔任助理,不需承擔太多責任,但很難得看見剛出社會或還沒畢業的年輕人願意努力完成這部片。陳哲妮說,她第一次去魏導的電影公司,發現都是年輕的工作者,「以前是一堆問號,現在是很多驚嘆號」,年輕人的熱情跟著魏導學習,是一個很難得的生命過程。
被問及已拍過海角七號和賽德克巴萊等本土題材,下一部電影是否會走向國際,魏德聖認為,當一部電影的製作跟內容不感動人,只想要迎合觀眾的口味,最終會失敗。他說:「我們應該回到原點,尋找好的故事,將意義表現出來,就會得到該有的肯定跟價值」。
藝術院長康台生(中)和應美系主任陳國珍(右)頒發感謝狀給三位演講人。(照片由歐陽倩衡提供)
應美系主任陳國珍說,每一次系週會都會邀請不同領域的創作者來演講,希望同學能透過短暫的分享,學習到創作者的經驗。這次是透過朋友牽線,邀請魏德聖來。她很敬佩魏導堅持的精神,認為學設計的人也應該要創造出讓人感動的作品。
a Great director !!
由 hhun 於 2011-03-31 17:51:41 所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