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介紹 | 聯絡編者
fju.gif



管理介面
發稿天地
編採討論
架站系統
Movable Type 2.661
串聯本站
串連本網站 (XML)
版權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歡迎非營利引用,但須註明出處和分享。


2007-03-15 16:26:01

范淵達感念扈伯爾師恩 募款助生科系發展

記者賴柔蒨報導

二OO一年八月一日輔大生物系正式改名為生命科學系,二OO三年增班,二OO五年學生增多,旋即面臨實驗室不足的現象。系上與校方多年來研擬各種擴建系所用地的方案,至今未果。

增班有助於系上聘請更多優秀師資,生科系主任崔文慧說,生命科學涵蓋範圍廣,需要各領域人才的投入。生科系近年來的產學合作陸續有亮眼的成果,例如納豆菌的產製。由於學生人數早已超過扈伯爾神父(Franz Huber, 1913-1994年)一九六四年創系時的規劃。扈伯爾神父創系時確立「精緻化、不求量」的辦學主張,為求理論、實驗並重與小班制的教學,神父選擇龍形的耕莘樓中較窄一塊規劃出符合學生數量的教室與實驗室,「上午理論、下午實驗」的課程安排,讓生物系訓練出一批一批的優秀學生,當年生物系也曾多次獲得教育部鑑定設備最優的教育研究單位。

而改名後,同時面臨支援其他如醫學系、心理系、食品科學系和營養科學系的課程,學生搶用實驗室的結果,導致本系的實驗課排到清晨八點,崔文慧說,「八點的實驗課已經耗費心力,下午三小時的理論課要怎麼辦?」如今每個學生可使用的單位面積縮小,實驗空間、設備、素材不夠,理論課全數移到進修部大樓,如此使得學生的向心力變差,「以前實驗室沒有課的時候就是學生的自由空間,也是師生互動最佳場所,全系師生的感情似家人般濃郁,現在空間不夠,學生散布四處。」主任語中透露無奈。

一九六九年生物系畢業的傑出校友范淵達,如今在美國任婦產科醫生,也是美國「輔仁大學基金會」現任董事,在輔大八十週年校慶回台得知系上空間不足的嚴重問題後,開始接手募款工作。崔文慧表示,其實系上多年來與校方溝通的同時,也曾計劃先行募款,握有一筆資金以後再等校方決定蓋大樓或是其他安排,都能加速成效。但因校方尚未同意興建大樓,系友又多半期待校方確立具體的募款方案,使缺乏名目的募款很難推動,因此范淵達願意這樣主動幫忙,讓系上十分感念。

在忙碌的婦科醫生工作空檔,一有空就拿起校友名單與電話一個個撥打,「從去年六月至今,我打了上百個電話,大部分都是不認識的學弟妹,但每個人都願意貢獻,目前募得兩百多萬台幣,我的目標是五千萬。」范淵達表示,款項希望能夠蓋扈伯爾大樓,但若有其他用途只要是幫助系上發展都可以。

「『當你有能力的時候,一定要幫助別人。』我從一九七一年到美國打拼,至今不曾忘記這句神父告訴我的話。」范淵達說。當年范淵達大四時家裡經濟上有困難,沒法專心唸書,四年級的課有1/3不及格,即將被退學,神父覺得以他的表現不應該被退學,於是跟教授商量,因此大部分的老師都同意給予機會,其中一個老師則要他當兵後再回來修課。「當時我問神父該怎麼報答你?神父回答我,『沒關係,你只要永遠記得成功的時候不要忘記幫助別人。』他是我的恩人,我從來沒有忘記過。」

當年扈伯爾神父獨自一人募款創建生物系,培養一批批優秀的生科領域的人才,除了知識言教,他的身教更讓畢業多年的學生如今回頭過來回饋母系。這學期結束即將卸下六年主任職位的崔文慧說,希望在卸職前系上空間使用的問題能夠定下解決方案,而非仍舊停留在已經六年的討論階段。如今醫學院大樓落成,或許能夠挪出一層樓的空間給生科系使用,倘若實現,范淵達募得的款項將用於儀器設備的添購。「雖然未能建立扈伯爾大樓,但我們希望能將新教室的名稱冠上神父之名,傳承神父的精神。」

由 楊青 於 2007-03-15 16:26:01 所發表
迴響
發表評論
















 
設為首頁 | 加入我的最愛
© 2005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