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介紹 | 聯絡編者
fju.gif



管理介面
發稿天地
編採討論
架站系統
Movable Type 2.661
串聯本站
串連本網站 (XML)
版權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歡迎非營利引用,但須註明出處和分享。


2006-11-15 09:47:04

織品系師生送愛 垂死之家生希望

記者李虹儀報導

二十三位輔大師生在八月底前往印度加爾各答進行跨海志工服務,在已故德雷莎修女創辦的「仁愛傳教修女會」所屬的「垂死之家」(House of Dying and Destitude)中,與遠從澳、美、韓等地的國際志工一同為病患貢獻服務。垂死之家在當地收容超過一百多位的病友,看到許多病友衣衫襤褸,織品系老師陳貴糖有感而發,希望能藉助系上學生的力量,親手為每位病友縫製一件舒適、樣式簡單的衣服,「讓他們在生命的最後一段道路上,也能活的像個有尊嚴的人」。

原本只在垂死之家照顧病友的生活起居,猛然看見修女在縫製衣服,幾位老師就主動上前幫忙,其中一位老師陳貴糖說,當時修女發現其中幾位老師懂得縫紉,欣喜若狂的表情全寫在臉上,修女驚嘆:「你們怎麼那麼會縫衣服?」。幾位老師除了把原本車邊粗操的衣服改的較精緻,並且重新設計衣服的製圖、剪裁,直至最後完成十多件樣品,這些老師踩著舊式的縫紉機,一腳一腳的踏出對病友的關懷。

由於當地的縫紉機是早期用腳踩的機型,在人手不足和講求作工精細等因素下,造成工作進度緩慢,整個服務行程結束前只完成了十多件。陳貴糖發想,如果系上的大一學生每人製作一件,總共就可以做出兩百四十件衣服,而這個數量也剛好足夠病友穿上一年份,之後這個計畫案得到系上老師與學生的正面支持,因此於這學年度開始列入大學入門、基本服飾記憶學、織品材料學三門課程當中,許多同學看完計畫案的簡報後,都很感動的說:「希望明年可以真的去當地服務!」。

她說,許多病友直至過世前都穿著破洞、不乾淨的衣服,那些洞大到連遮蔽身體的基本需求都沒有,雖然垂死之家給病友好的環境居住,維持他們的基本人權,甚至有病友在過世前說,「生的時候不如狗,死的時候像個人」以表示他對垂死之家的感謝,但救助的物資仍舊有限。她也表示,「跨海愛衣」活動,僅是希望可以維護人性的尊嚴,以及讓病友可以穿上舒適乾淨的衣服,以減少粗糙布料對傷口的壓迫,這是她最根本的期待。

「跨海愛衣」的活動,象徵著不論對哪個宗教、社會階級甚至國家都要擁有博愛的精神。在布料樣式花色相同之下,評審的標準是以車工精細為評判,期末以比賽的方式選出製作成品前三名,並有獎品作為學生以實際行動服務病友的獎勵,而未來對系友及老師的募款活動也正在計畫當中。

由 楊青 於 2006-11-15 09:47:04 所發表
迴響
發表評論
















 
設為首頁 | 加入我的最愛
© 2005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