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15 12:29:12
李中一研究校園電磁波 成頭條新聞
記者李昭安報導
「校園電磁波的問題固然重要,但是只要做好空間規劃,影響就可以減至最小。反觀若以公共衛生談風險的角度來看,更應該改善的是校園內不安全的遊樂和防護措施。」輔大公共衛生系教授李中一說,民眾需要關心電磁波的問題,但不必過度焦慮和恐慌,環境中的許多事物都有風險,以校園來說,因不當設施或不安全環境所造成意外事故的比例更高,應該優先處理改善。
李中一先前曾受教育部委託,調查台灣地區國中小學極低頻磁場之環境暴露情形,引起社會廣泛討論。他以校園電子地圖、變電所位置圖層、以及輸電線圖層套疊推估後發現,共有一百四十四所國民中小學的部分面積,位處高壓輸電線兩側二十公尺內,引起社會大眾及有關當局密切關注。不過他也強調,如果這些輸配電線跨越的是花園、水池、儲藏室,並避開一些長時間使用的授課教室,對學生影響不大。
李中一表示,一九七九年至今的許多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長期暴露在極低頻四毫高斯以上的磁場中,可能會使十五歲以下兒童罹患白血病的機率上升,但這只是統計上的歸納,未獲得最終科學的證實,而且機率只由原本的約十萬分之三提高到十萬分之六,對公共衛生的衝擊不大,況且小兒白血病目前的治癒率也可達七八成。
由於民眾對電磁波問題瞭解的訊息太少,所以容易因媒體報導過度恐慌,反觀一般生活中常使用的手機、電磁爐、吹風機和冰箱都有電磁波,民眾卻鮮少對此表示關注。李中一認為,電磁波問題的解決方案應該涵蓋政治、經濟、教育和心理層面的問題,而不只是科學的問題。包括手機基地台、廣播通訊、衛星通訊和一般電力系統都有電磁波,相關的部會包括衛生署、環保署、教育部、經濟部等單位,就連勞委會也應該關注職場電磁波的問題;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有成立相關部門研究電磁波問題,台灣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卻沒有把環境這一塊納入考量,他認為政府應該設立一個跨部會的專業部門加以管理。
李中一表示,目前國內比較缺乏的,是對學齡前兒童長期所處場所的電磁波調查;就白血病而言,十五歲以下的兒童是關心重點,白血病的好發年齡又大約是三到四歲,所以包括托兒所跟安親班都是觀察與關心的重要地點。不過由於私人機構難以配合,執行的困難度高,因此目前較難達成,這是他將來有興趣要繼續研究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