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介紹 | 聯絡編者
fju.gif



管理介面
發稿天地
編採討論
架站系統
Movable Type 2.661
串聯本站
串連本網站 (XML)
版權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歡迎非營利引用,但須註明出處和分享。


2012-04-14 00:19:56

跨文化講堂──「今晚,當我們丑在一起」

記者張育榕報導

由輔大國際學生中心主辦的「今晚,當我們丑在一起」13日在百鍊廳舉行,邀請豫劇小生朱海珊。

010.jpg
左起為國際學生中心主任吳娟、朱海珊、胡昌民

「傳統的戲劇不怕你不懂,就怕你不看。」朱海珊說有張力的戲往往能吸引目光,就像一部好的電影一樣值得回味,而豫劇也是一樣,好看是需要慢慢體會的。

由於現場外籍學生偏多,朱海珊貼心的為同學簡單講解豫劇的特色,也希望透過這個機會可以讓同學多看戲,並學會品味不一樣表演文化。

朱海珊表示,今年推出的豫劇表演,最大的賣點是特邀中國廣州的豫劇團名丑共同演出,雖然都是具有豫劇的本質,但是經過歷史、區域文化的個別洗禮,兩岸的豫劇團各有不同的發展,藉由兩岸聯演的展出讓台灣豫劇迷可以一次欣賞個夠。

第二代的豫莎劇《量‧度》由導演彭鏡禧編劇,雖然朱海珊也飾演其中一個角色,但其目的是提攜豫劇團中的後輩,也代表豫劇文化注入新血。

000001.jpg
豫莎劇《量‧度》宣傳海報

現場也請到台灣豫劇的閃亮之星胡昌民,來做基本動作的示範。同學參與相當熱烈,而原本負責翻譯的宋明德〈企管三〉也下場一起練習,朱海珊則稱讚他有天份。

027.jpg
胡昌民示範基本動作

030.jpg
胡昌民示範基本動作

045.jpg
胡昌民教導同學

校牧賴效忠表示,自己雖然不懂豫劇,因為有朋友在河南,所以相當喜愛當地文化。當初也是透過朋友介紹才了解大陸的文化,很期待今天的文化學習機會。來自河南的交換學生歐陽剛毅和牛菊香〈天主教史研究所〉表示豫劇是在河南發源的,是一個相當正統也很熱門的劇種,雖然中國國內有《梨園村》戲曲擂台賽的頻道,但是實際接觸的機會不多,所以想透過這次機會來認識台灣的豫劇。

來自北京的白國良〈天主教史研究所〉說北京流行的單簧、雙簧,豫劇是很少接觸的,所以也有些新奇。

豫劇起源於河南,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相較於北平京劇的小嗓、台灣歌仔戲的本嗓唱腔,豫劇是沒有裝飾性的唱法,吐字清晰並帶有旋律性的演出方式。

由 editer 於 2012-04-14 00:19:56 所發表
迴響
發表評論
















 
設為首頁 | 加入我的最愛
© 2005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