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3 21:44:51
輔大講堂》自信、熱情與創意 三位傳播校友與時代對話
記者陳乙杉報導
「當時間過去的時候我們能留下什麼軌跡?」、「請你們學著做人生最有價值的選擇!」沈春華自信的口吻,穩健的台風,這不是大家熟悉的晚間新聞,也不是談話節目,而是二十三日在輔大谷欣廰舉辦輔大講堂的「我們與時代的對話」。集結輔大大傳系校友中廣新聞部經理馮小龍〈64年畢〉、躍獅影像科技執行創意總監姚開陽〈64年畢〉及身兼主持人的中視新聞主播沈春華〈70年畢〉,暢談時代快速脈動下,如何面對大環境的生存壓力,用思考累積創意,走出自己長遠的路。
左起姚開陽、沈春華及馮小龍。
這場講堂因為配合校友行程,臨時提前一個小時,改在中午十二時開始。協辦的公共事務室主任樂麗琪特別請同仁準備Subway簡餐,與會同學感到意外驚喜。
會談首先提及進入輔大的契機,三人不約而同地表示,自己是選填「個位數」的志願進入了輔大大傳系。馮小龍說:「這樣做在那個大學錄取率只有百分之三十的年代是很危險的,一不小心就沒學校念了。但我們就是選擇朝自己的目標前進。」沈春華也說,當初決定要往自己的志趣努力,「輔大大傳系是老天爺給的禮物,我非常感謝。」沈春華建議年輕人思考自己的才能及志趣在哪、將來想走什麼路、如何實踐等,即早知道志趣在哪會減少很多冤枉路。
一個半小時的演講中,三位校友都強調大學生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優勢與劣勢,找出與別人不同的定位加以區隔,更要在團隊工作中學會溝通,也必須發揮創意,才能在全球化競爭時代下生存。馮小龍建議學弟妹,要整理歸納自己的原則,不要人云亦云,面對挑戰才有勝算。姚開陽也說,要創造自己被利用的價值。沈春華也附和,一個人要有中心思想,建立自我特色,不能總跟著人群跑。
沈春華也請兩位學長分享如何嗅到「創意」,在創意中尋找新的可能,更在資訊氾濫的世代裡走出打動人心的傳播之路。世博台灣館與中國館設計人姚開陽建議學弟妹,不要被刻板成見限制住,細細觀察週遭事物,靈感才能湧現。「每回經過桃園機場時瞥見清明上河圖,想說若是它能動起來就好了,之後就成了今年世博中國館的設計。」這就是姚開陽的經驗。馮小龍也說,要綜觀趨勢的發展做調整,不能僵守在固有框架中。沈春華也分享自身經驗,強調對生活中的自己產生自信,對生活產生熱情,保持年輕、開放、樂觀的心,這些都是創意的來源。
三人各自在傳播領域發熱,但檯面上的風光,背後卻是許多挫折堆砌出來。姚開陽與學弟妹分享,他曾為了明天發不出員工薪水而焦頭爛額,也曾被法院查封住處。「我在門口貼有法院封條的房屋前照了張相,洗出來寫上『Never Again』,提醒自己絕對不要再來一次。」姚開陽不放棄,靠著對生活細微的觀察,從中尋找靈感,創意終受肯定。姚開陽更說:「人一生至少要有一次挫折,就像出麻疹,愈年輕遇到挫折愈好,老了萬事休矣啊!」惹來現場笑聲。
姚開陽專心聆聽學弟妹的問題。
馮小龍也說,當初在中廣與美國新聞界接觸時,發現台灣的這一套和美國開放的新聞圈觀念天差地遠,很多墨守成規的觀念及作法都需要改變。因此,從一名小記者開始到經理職位,馮小龍一直試著調整中廣新聞部的走向,但改變大環境的觀念談何容易,十幾年的時間曾使他萌生放棄的念頭。「我相信這個理念是對的,且剛好是對的時機,我剛好是這個人,若是我放棄了,還要多久才能改變這環境?」轉念間的堅持,將中廣新聞網成功轉型成類似新聞通訊社的供稿媒體。
中廣新聞部經理馮小龍。
沈春華也指出,從老三台的風光、無線新聞台百家爭鳴,到網路新聞的蓬勃發展,近三十年的資歷讓她經歷了台灣傳播界從封閉到開放的年代。從前政治人物新聞必放頭條,但現在不僅開放,也為了搶收視率,新聞台多以羶色腥開場。大環境的改變,讓她曾感到痛苦,她選擇調整自己,讓自己更有彈性,但依然堅守新聞專業倫理。
沈春華說:「『補教人生』還在延燒,但我會去思考,這些新聞對時代的意義是什麼?對觀眾的幫助又是什麼?想著想著,索性就不報了。」沈春華也指出,三台當然要有新思維,不能自命清高、固步自封,更要常思考,要瞭解主流觀眾的興趣,但同時要兼顧新聞價值,走出自己的路,一窩蜂跟著別人跑,只會被淘汰掉。
沈春華更與學弟妹分享一句讀過的話:「人生最大的能量就是選擇的權利。」她表示,不能以「受限生活環境」為藉口,別忘了自己能夠「選擇」,縱使面對極大的生存壓力,還是要腳踏實地,一步步經營自己。累了、低潮時就回到初衷,想想自己最初的目標並堅持下去。
沈春華與學弟妹分享經驗。
三位與談人最後也提醒學弟妹,「人生的順利,是在順利中有很多不順利」,要提高自己的抗壓性,不要害怕面對挫折與挑戰。同時,沈春華也給學弟妹忠告,在資訊發達的世代,除了在虛擬世界中與全世界對話,更要在實際生活中結交益友,與「真實」世界的人溝通,增加生命經驗。在全場熱烈的掌聲中,沈春華以「昨日我以輔大為榮,今日輔大以我為榮」做結,讓在場學弟妹與有榮焉。
沈春華會後一一解答學弟妹的問題。